国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品牌,国产电动汽车哪一款好?
购买电动汽车,目前合资品牌推出的电动汽车车型比较少,所以选择国产电动汽车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不仅选择丰富,而且性价比很多。
购买电动汽车,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品牌、价格、电池质保时间、续航里程缺一不可。所以主要有几款车型推荐。
插电混动轿车比亚迪秦
全新比亚迪秦在颜值方面有非常大的提高,甚至相比合资车型也是不落下风,而且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也是非常先进的,选择插电混动轿车的话,比亚迪秦肯定是不二之选。
纯电动轿车比亚迪秦 长安逸动EV460
纯电动轿车的选择相对而言要丰富一些,但依然是比亚迪一马当先,比亚迪秦EV综合续航里程高达420公里,质量可靠性很高,就是补贴后售价16.99-18.99万的价格有些高。
如果预算不够,也可以选择长安逸动EV460,续航里程405公里,补贴后售价仅为11.79-12.99万,性价比很高,同时质量也是有保证的。
插电混动SUV比亚迪唐 比亚迪宋 荣威e RX5
说到插电混动SUV,唐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百公里加速4.5秒的成绩根本没有对手,如果觉得价格太高,宋DM和荣威e RX5也是不错的选择。
纯电SUV因为唐纯电版还没上市,所以宋EV已经成为当下最好的纯电SUV车型,如果预算不够的话,吉利帝豪GSe和比亚迪元也非常不错。
至于造车新势力的车型,因为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最好不要购买。
你认为国产汽车一线?
我们常常听说豪华品牌有一线二线的区别,BBA就是一线豪华品牌,而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都是二线豪华品牌,那么国产汽车品牌有没有一线、二线、三线之分呢?
其实,汽车圈没有对国产汽车品牌有明确的划分,但是我个人认为,自主汽车品牌可以根据销量、市场影响力、产品质量、技术实力等因素,进行如下划分。
一线品牌:吉利、长城、长安所谓的一线品牌,都是目前在国内销量最高,市场影响力最强的三个汽车品牌,它们是2020年国内汽车销量的前三名,吉利、长安和长城。它们分别在2020年取得了132万辆、97万辆和88万辆的成绩。很多人都对于这三个品牌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是销量就是硬道理,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没有几把刷子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的。
这三个品牌中,吉利是借了沃尔沃的东风,本身技术实力稍弱一点,但是营销能力、设计能力、质量稳定性都很强。
长城的技术实力被严重低估,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3.0T发动机、9速双离合变速箱、9AT变速箱,在自主品牌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长城汽车目前各大品牌多点开花,形势大好。
长安汽车在发动机研发实力方面较强,和有些国产品牌拿着合作研发的发动机挂羊头卖狗肉不同,长安的发动机是的的确确自己研发的,同时长安汽车的设计能力、营销能力和质量稳定性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三个品牌是目前自主品牌之中,当之无愧的一线品牌,如果将这三个品牌定义为一线品牌,其他品牌距离这三个品牌都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线品牌:奇瑞、比亚迪、传祺、宝骏、五菱、荣威、名爵、红旗二线品牌,相对于一线品牌,是各个方面都差了一点,无论是销量、市场影响力、质量表现等方面,其中有几个品牌比较有争议。
奇瑞汽车之所以把它放在了二线品牌,是因为2020年奇瑞仅仅卖出了63万辆车,和一线品牌差距明显,而且从技术实力上来说,奇瑞虽然和奥地利的AVL合作研发的发动机表现亮眼,但是在其他领域表现平平。而从营销能力、设计能力、渠道建设等方面,更是距离一线品牌差距甚远。
比亚迪2020年卖出了42万辆,如果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一线品牌,但是一方面,市场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还不高,比亚迪2020年累计卖出了不到19万辆新能源汽车,而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和其他一线品牌差距明显。
五菱汽车虽然83万辆的销量非常接近一线品牌,但是走的是性价比路线,缺乏中高端车型。
红旗作为以上品牌之中唯一一个高端品牌,但是红旗的销量表现一般,去年一共卖出了19万辆,从市场影响力、质量稳定性等方面来说,红旗今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线品牌:北汽、东风、大通、奔腾、小康、启辰、江淮三线品牌,要么是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已经日薄西山的品牌,比如说江淮、北汽、东风,要么是一直都销量惨淡,从未跻身一二线品牌。
其中有很多品牌,可谓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比如说一汽奔腾、北汽、东风,这三家都是国企,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最早获得造车牌照的,但是躺在合资的温柔乡里,不思进取,取得这样的市场表现,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对于三线豪华品牌的产品,我们建议是不要购买,除非你是特别喜欢某款车型。
四线品牌:野马、华晨、东南、海马对于四线品牌,我建议是碰都不要碰,因为说不定哪天,这些品牌就会消失,就像当初的众泰一样。其中华晨汽车已经破产重组,野马汽车被老年代步车品牌雷丁汽车收购。东南汽车和海马汽车的日子如今都不太好过。买这几个品牌的车型,我只能说是真爱粉了。
以上就是自主汽车品牌大致的划分,虽然很多人会为有些品牌抱不平,但是要知道,有些品牌之所以成为二线、三线甚至四线,一定是有原因的,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国产汽车本身就没有合资品牌的先入为主和品牌光环,都是凭借着硬实力一拳一拳打出来的销量,未来五年,自主汽车品牌可能会面临一次大洗牌,到时候很多国产车企可能都会消失。
中国汽车品牌平均售价排名曝光?
高价值品牌不仅要以量产车售价判断
近日网传的一张“中国汽车品牌第一梯队品牌平均售价表”的图片引起热议,上面有几个售价挺高的品牌。
分别为:
高合,68万蔚来,43.47万理想,33.8万岚图,33.8万极狐,24.69-33.24万(测算)小鹏,18.05-27.75万(测算)这个数据有说服力吗?
很显然这个数据是拿来衬托高合汽车的,最近这个品牌的热度挺高,但实际上高合HiPhi X的销量很低,这辆车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所以按照这个列表去定义“高价值品牌”是不合理的。
如果可以这样定义的话,钧天机械以福特F150为底盘打造的勇猛者SUV也可以很高,起步就是85.8万,然而这种改装车哪有什么价值可言;其次红旗汽车L5定义领袖级座驾,这辆车都不面向普通个人用户市场,购车需要去审核后才能定制,定制车辆低则五六百万、高则上千万,有了这台车可以说红旗汽车的均价无疑是最高的。当然红旗汽车本就是价值最高的中国汽车品牌,即便目前的量产车均价不是很高也可以这样定义。
一个优秀的汽车品牌一定要有文化基因,品牌要有寓意,要有些象征意义;其内容可以是一个家族或企业的成长史,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的见证。红旗汽车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见证,虽然在国产汽车与合资汽车角逐的阶段中没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只要红旗推出一些主流车则必然能成为焦点话题。
而一汽集团的部分问题被解决之后,红旗汽车也确实推出了H5、HS5、H9、HS7、E-HS9等优秀的量产车;这些车快速获得了市场认可,对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冲击高端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E-HS9旗舰版以接近80万的售价也实现了不错的销量,所以红旗汽车未来会是最有价值的汽车品牌。
第二个品牌目前看来应当是比亚迪汽车,具体应当是王朝汽车,在这个品牌(早期为系列)创立之前,有一个自主品牌敢于用汉字作为车标,用汉字设定车内按键吗?一个都没有!在汽车领域几乎没有车企重视传统文化,自主打造的品牌都还想沾点“洋气”,比如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或者用一些舶来词命名。王朝汽车却用秦汉唐宋元来给汽车命名,这体现出的是一种文化自信,这样的品牌自然是有极高的品牌价值的。
比亚迪汽车的品牌价值高不仅仅是因为文化元素,也不是因为汉唐的价格高,核心在于高度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全球范围内唯一具备动力电池、电机、芯片、ABS、TCS、ESP、汽车电子和内燃机与变速器,车型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和轨道交通的车企,只有比亚迪这一家!比亚迪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供应商变成廉价代工厂,面对芯片封锁拿出了布局多年、自研自产的芯片,没有哪个车系能够和比亚迪正面对决了。
敢对外国供应商说不,你不供应我就自己造,造出来的还能比你的好,这样的车企、这样的品牌显然是有超高价值的;所以胡润2021年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排行榜里比亚迪位列汽车企业第一,综合排名第九,与腾讯等企业相同。
最后则是蔚小理、岚图、问界等,蔚小理都做到了热销,以各自的优势丰富了中高端国产汽车的选项,重点是也做到了车辆品质的稳定;这些年轻品牌面向追求时尚感、新鲜感、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几乎是打造了一个曾经不存在的市场,现在的合资高单车就像是“马车”,这些破局新鲜感的电驱车才像是2022年汽车应该有的样子。
同时这三个品牌里除了小鹏的品牌寓意不好理解,蔚来、理想这两个品牌的名称也都是很有寓意的,年轻的品牌、年轻的司机就该有理想的未来,小鹏如果叫作大鹏似乎显得更有气势。
岚图和问界是目前还没有太高知名度的品牌,但是前景都很广阔;岚图近期推出的MPV梦想家采用了增程式电驱系统,这套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实现高性能与低油耗兼顾,日常代步用纯电模式通勤,驾驶品质和电动汽车一样。现在的MPV阵营就缺少一台这样的绿牌车,说了好多年都没有企业真正去搞,原因自然是MPV属于小众车型,打造这种车型是有风险的;然而一旦增程车出现,面对同级燃油车就是降维打击,届时别说是美系车、即便是火星系的MPV都要凉凉,岚图很有可能依靠梦想家实现东风汽车的梦想。
问界近期的话题较多且偏负面,原因是小康工业与华为合资打造的这个品牌,在小康工业旗下的塞力斯之后发布,两个品牌的新车排产出现了问题;但更多还是因为华为面对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企业或西方国家的打压,各种公关公司或者个人ID都在攻击华为以及与华为有关的企业。但是华为不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其智能系统和硬件的水平,配合与比亚迪深度合作的一些项目,在电驱领域注定会是王者,问界这个颇有气势的品牌也会很有前景。
这些是我们2022年看好的品牌。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汽车?
吉利新能源汽车的客观评价:中规中矩
新能源汽车以技术水平分级会有三个阵营:
自主研发比亚迪汽车
自主造车采购三电的传统车企
采购三电依靠代工的新势力车企
产品品质排名正是这一顺序,因为新势力车企可以说几乎不具备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总成依赖供应商,整车制造依靠其他车企代工,能够做的只是所谓智能平台(软件)研发,其次则是在资本的运作下进行营销而已。此类品牌的汽车故障率普遍很高,产品综合品质也是足够低的。
传统车企中绝大多数实际与新势力造车的模式相同,核心三电总是依靠供应商;唯一的区别是有汽车制造的经验,在品控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品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汽字头国营车企”以及吉利汽车等。其中吉利汽车比较有代表性,因其重资投入了技术研发只是短时间内还未见成果。
吉利新能源-独立品牌电池-CATL宁德时代
电机-北京精进电机
电控-联合电子
吉利几何系列与帝豪系列的电动汽车依靠上述三大供应商,客观评价这三家企业的产品总不宜给出差评。尤其是CATL的镍钴锰三元锂电池水平不低,其系统能量密度是为数不多可以超160Wh/kg的优秀电池;在稳定性与成组后的均衡性方面优于某些进口车电池,然而这只是在三元锂领域的合理评价,未来已经不属于三元锂电了。
吉利汽车数十亿研发投入的也是三元锂,是LG化学技术背书的高密度锂电池。不过很尴尬的是全球排名高于比亚迪电池的LG化学以及低一些的松下镍钴铝电池,这些电池极少出现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原因可参考特斯拉的松下镍钴铝,由于能量密度过高而造成了极差的一致性,四位数的电芯以并联扩容串联升压的方式成组——神仙也做不到让这种电池组有理想的稳定性。
吉利汽车在技术方面的探索似乎有些方向性错误,但是责任并不完全在于吉利自身。因为在补贴阶段行业追求的是“无限高”的能量密度,而镍钴类三元锂有先天优势。于是在CATL的带领下行业走向了“钻牛角尖”,各大电池厂商与车企也不得不跟进。不过这种模式在补贴结束后也同步结束了,动力电池的类型指向了低成本、密度均衡、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同时使用寿命可高一倍多的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电池的知名品牌有比亚迪和国轩,近期比亚迪推出了“刀片铁电”(命名为结构特点)后,动力电池领域已经开始洗牌了。这种电池的系统能力密度同样实现了超160,安全等级可以达到承受穿刺而不失控的高水平,耐用性是镍钴类三元锂的2倍之多,同时公布的制造成本已经可降低30%。比亚迪目前在转型供应商的阶段中,数十家车企与其洽谈说明了未来的动力电池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了“刀片铁电”的供应价格实际可能更低。
总结:吉利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本就不强,在动力电池转型的阶段可能会雪上加霜。在转型出现一批铁电池电动汽车后,新能源汽车的格局会有巨大振动;曾经的CATL集群将成为BYD品牌集群,其他尝试三元锂研发的车企可能走向末路。最终形成传统车企依靠BYD电池或平台造车,新势力部分品牌依靠比亚迪代工形成新的“流派”。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关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品牌】和【国产电动汽车哪一款好】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