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开发企业数同比增长50%以上
报告显示,根据房地产信贷平台收集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中国拥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约11.58万家,比2021二季度末增长0.72个百分点,与2022年一季度末基本持平。
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信贷平台共记录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良信用信息57263条,比2021上半年上升20.44个百分点,比2021下半年下降0.31个百分点;共涉及10784家开发企业。
具体而言,在行政处罚方面,2022年第二季度,共有1760家开发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同比下降42.97%,环比下降6.93%,共发生2018起案件。其中,广东、山东、河南和江苏受到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来看,市场监督、房屋建设和税收是主要的处罚机关。
在欠税方面,第二季度有3256家开发企业欠税,同比增长51.30%,环比增长11.74%。欠税案件达22592起,分布在全国23个省。其中,广东、江苏和湖北的开发企业所欠税款最多。从欠税的具体类型来看,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印花税和城市土地使用税是主要的欠税类型。
信贷违约的规模仍在扩大
据房地产信贷平台统计,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有6家房地产债券发行商确认国内信用债券存在重大违约或交叉条款,涉及21种债券,同比增长200%,同比增长75%;违约债券余额126.18亿元,同比增长181.98%,环比增长29.74%。
其中,第二季度国内信用债券违约涉及的最大债券余额是阳光城。阳光城及其母公司福建阳光集团有12次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约75.69亿元;其次,华夏幸福及其母公司华夏幸福基金控股有限公司拖欠两笔债券,涉及债券余额21.3亿元。此外,北京鸿坤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参与了债券违约。
在海外债务方面,第二季度有1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严重拖欠海外债务,涉及23家债券,比第一季度的7家企业拖欠15家债券有所增加;涉及的违约总额约为6.28亿美元,比第一季度的12.68亿美元下降了50.47%;涉及的总债务余额为65.51亿美元,比第一季度的42.88亿美元增长52.78%。其中,海外债券违约涉及的最大债券余额是祥盛控股,该公司的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2.01亿美元。
有关统计显示,今年6月至7月,房地产企业的还款期处于高峰期。7月,国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债务偿还金额达到最高水平,达到1047亿元,较2021年底和2022年上半年大幅增加。2022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面临房地产企业国内债券偿还金额较大的局面。与此同时,在6月和7月,房地产美元债券的到期规模达到了一个小高峰。2022年下半年的到期规模相对减少,但2023年初的到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因此,虽然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支持政策已经逐步实施,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并没有改善,行业普遍预计房地产企业的偿债压力仍然很大。
不良信贷企业总数继续下降
据房地产信贷平台统计,2022年上半年,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0784家,同比下降13.38%,环比下降30.21%。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为6074家,同比下降21.15%,环比下降14.89%。根据二季度不良信用信息行为开发企业的区域分布,广东、江苏和河南是参与度最高的开发企业。就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在该地区开发企业总数中的比例而言,宁夏、海南和黑龙江参与不良信用信息开发的企业比例最高,分别为22.31%、10.32%和9.73%。
从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等因素来看,二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主要在2006-2015年注册,占比超过50%;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开发企业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5.33%;同时,注册资本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开发企业在行政处罚、被执行人背信、欠税等不良信用行为方面明显高于其他注册资本水平的企业。
1f 信贷违约的规模仍在扩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