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进入汽车领域
几年前,海尔进军汽车领域,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资本参与投资了多家智能网络汽车服务运营商,包括博泰汽车网络、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彤明高科等企业。随后,海尔于2021年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等汽车企业签订了合作战略协议。但从合作内容来看,海尔并没有直接在现场造车,而是进入了汽车生态链。通过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与汽车制造相关企业连接,智能连接车与家两个生活应用场景,实现万物互联。
海尔连接车与家生活场景的想法在2020年是有线索的,当年青岛海尔家庭集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青岛海骊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年后,海尔成立了青岛海骊智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骊智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青岛海骊智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海骊智行供应链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今年5月,海骊智行等相关公司更名,海骊智行等相关公司更名为海顺智行相关公司,包括新能源汽车销售等经营范围。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海尔的造车将采用代工的模式。也就是说,如果产品落地,海尔将与汽车企业合作进行代工。去年,海尔与吉利、上汽和奇瑞达成了战略合作,但是否选择这些企业进行代工仍是未知数,可能会寻求与其他企业的代工合作。
对于跨境造车企业来说,汽车制造缺乏经验,同时也需要建厂等费用。
[财经自媒体]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产能过剩的同时,一些企业正处于破产重整之中。随着国家对核建设新能源车生产基地的政策收紧,对于那些没有制造经验的家电企业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并购方式来获得生产资质,而并购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早期一些互联网企业在造车上选择了代工的模式,这种模式成本较低,但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家电企业的汽车制造热潮
海尔并不是第一家进军汽车领域的家电企业。美的、海信、格力高、创维、索尼等家电企业均选址于汽车领域。从目前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来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现场造车,二是通过投资等方式进入汽车产业链,打造与之相关的生态产品。
但许多企业对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持谨慎态度。十几年前,美国曾试图通过收购云南客车等方式造车,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近两年来,美国重返汽车行业,但鉴于以往汽车制造失败的经验,美国此次进军汽车领域涉及零部件,投资逾100亿元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安庆威灵。这也是美国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通过汽车相关产业的布局,美丽的空调压缩机事业也扩展到汽车空调领域。
格里、创维进入整车领域,格里通过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不是做轿车,而是制造以钛酸锂电池技术路线为主的商用车、专车等。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认为,银隆的电池将成为格力电器未来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创维一开始从商用车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创维老板黄宏生通过收购南京金龙成立了开沃集团,专注于新能源客车领域,直到2019年才进入轿车领域成立了天美汽车次年,天美汽车首款定位中型SUV的量产车型ET5上市,售价在15.28万~19.88万元之间,但最终因销量低迷而淡出市场。随后,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去年7月底创维汽车EV6上市,同样定位为中型纯电动SUV,售价14.68万~25.28万元。从目前市场来看,该车型平均月销量达1100辆左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