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新能源辐射危险吗,漳州作为福建地理最佳的宝地?
漳州是名符其实的闽南~福建之南,与广东直接陆路接壤,北回归线从漳州中部经过,东海与南海的界限也刚好从漳州的镇海角算起,这种地理上的种种巧合,为漳州创造了极佳的地理条件。
陆地方面:亚热带气候,温暖多雨,福建第二大河流九龙江的西溪和北溪两条支流在漳州汇流,形成了福建面积最大的漳州平原,肥沃的红土地,富含铁、硒等作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是发展农业的宝地。
海洋方面:中国北方南下的中国沿岸洋流在台湾海峡南侧与北上的黑潮支流相遇,其相遇点刚好是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即漳州海域,这里成了东南沿海渔业资源最发达的海上鱼仓。
陆海农业、渔业的发达使得漳州自古以来便是福建的粮仓,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农者耕读,渔者贩海,漳州已经过的相当好了。
因此当经济发展的潮流席卷而来时,漳州人的商业经便基本以漳州优越的地理条件为基础展开,如龙海发达的食品加工业和家具产业,各县特色的一县一品水果,如平和蜜柚、长泰芦柑、天宝香蕉、云霄枇杷、九湖荔枝、浮宫杨梅、诏安青梅等。
当重工业、轻工业来袭时,习惯了安逸生活的漳州人,可能还沉浸在熟悉的商业体系内,还没能跳出既定框框,一时无法把产业铺开。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慢热的漳州也开始习惯和接受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开始了飞速发展的步伐。
只是,漳州目前的支柱产业和拟重点发展的产业仍然是传统的、夕阳的,如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及石化、特殊钢铁、汽车汽配、船舶四大战略产业。
即使发展到位,未来还要一次以上的转型。
如果漳州的发展是这么进行下去,可能漳州的经济仍会不太如意哦。
温州有到省内的飞机吗?
有的。目前有两条省内航线,一条是温州至杭州,另一条是温州到舟山。温州龙湾国际机场,是千万级的机场,不仅来温州机场坐飞机的人多,而且航线也多,温州机场覆盖温州,还辐射台州、丽水、宁德部分地区。温州至杭州航线,每天都有一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7:45起飞,温州龙湾国际机场8:50到达,耗时一小时零五分,由长龙航空执飞。返程温州机场21:40起飞,杭州22:30到达,杭州是浙江省会,有著名的杭州西湖景区。
温州至舟山航线,于2022年7月8日开通,由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到舟山普陀山机场,每周一、三、五、七共执飞4班,全程航行一小时十分钟,由中国联合航空执飞,温州一舟山17:50-19:00,舟山-温州19:45-20:50。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接上海市。舟山市是我国两个海岛地级市之一,舟山有普陀山风景区,朱家尖风景区、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等。
比亚迪的真正价值是多少?
我说比亚迪是国产之光,大家没什么意见吧?研发能力,新能源汽车,代工厂,口罩,制造业,工业,精密设备,刀片电池等等,产业链完整,那么价值是要取决于比亚迪实力,我们来看看吧
1.全球第二大代工厂,很多人都觉得比亚迪是一家汽车厂商,其实他是仅次于富士康的代工厂,记得今年疫情,比亚迪生产线全部转为口罩线,仅仅花了几天时间生产出几亿口罩,代工手机,仪器,电池,汽车等部件,实力超群,从芯片研发到设计都有产业链,而且比亚迪代工厂地位非常高
2、全球数一数二的电池厂商:比亚迪从根本上来说其实也不是汽车厂商,而是电池厂商,其很多相关业务都是基于电池扩展出来。现有的锂电池业务涵盖手机、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范围,我们熟知的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研发生产,有着极其严苛的标准,才研发出对新能源汽车如此伟大的电池设计,和宁德时代并驾齐驱,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就是比亚迪3、拥有国内汽车芯片生产链:比亚迪成立了半导体公司,进入汽车芯片领域,在该领域摸滚打爬多年,积累非常多芯片经验,目前汽车芯片产业链具备完整体系,自给自足,也是国内首家汽车芯片独立生产企业4.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唐和汉,两大顶级车型,订单量暴增,供不应求,汽车整体续航,性能,外观完美,中文触控按键,给国产新能源一个对标特斯拉的梦想,如今比亚迪还在持续深耕,减少和特斯拉差距5.比亚迪每年报递增,高速增长,比亚迪从2019年开始保持高速发展,即能发展核心技术,也能进行代工产业链,芯片产业链,电池研发,拥有核心技术是比亚迪爆发增长的一大优势,2020年收入预计40亿,同比增长160%左右,核心技术研发才是比亚迪真正的价值所在!2021年注定是比亚迪再次起飞的一年,旗下刀片电池,产业链完善,车型众多,核心技术优势,研发能力,能够再次助力比亚迪登顶王座
福建内地城市哪个比较有潜力?
有人提出,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城市定位要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淡出闽东南、建设大泉州。其中“淡出闽东南”的提法引人关注。
何谓“淡出闽东南”?专家指出,这是一种竞争战略,目前,全国各地区域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在福建,泉州处在两个圈子里,第一圈子就是沿海地区,第二个圈子是厦漳泉“金三角”,闽东南指的是第二个圈子。“淡出闽东南”是一种“赢的战略”,在区域内的整合与互补、辐射与靠拢、竞争与合作、前沿与腹地的各种因素的动态变化中,泉州在区域合作中要力争唱主角而不是跑龙套,在区域竞争中力争做领头雁而不是追随者。
厦门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功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有很多有利因素在为泉州的发展“撑腰”,从全国来说,泉州最大的优势是对台优势;而从福建省内来说,泉州处在福建的山海的交接处,是福建沿海的中间通道和东西通道,是海峡西岸的枢纽城市。
泉州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在泉州的地位比外资还要高,晋江、石狮在改革开放后就很有名。当然,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导,泉州当前要做的是推动民营企业整合资源和优化结构。此外,泉州的传统文化也很有特色,泉州的古建筑,泉州的宗教都是独一无二的。在现代,这种条件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一种高尚的追求。古城特色同样是当代泉州的竞争力。
诸多优势与有利因素,为泉州“淡出闽东南”树立了信心。
当然,泉州也有缺点。首先就是城市设施,需要做进一步的规划和建设。同时,相对于周边的城市来说,泉州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也还比较弱,中心城市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专家们在考察了大泉州的城市面貌后指出,在泉州,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交叉的现象很普遍。从建房的方式来看,到处是“田园式”的单体建筑,但周围的设施是城市式的,单体像田园,布局像城市,矛盾相当突出。另有专家分析说,泉州未来的城市人口容量应该在250万—350万之间,但目前泉州的城市设施还不具备这样的承载能力。
漳州
泉州的城市骨架要迅速撑大。目前,泉州正在着手泉州湾城市群概念规划的编制,根据城市的新定位继续“东进、南下、西拓”,种种迹象表明,泉州要经营一个“大市”。
作为特区,厦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国家计划单列市,这是厦门当年面临的最重要的机遇之一。有诸多有利因素的支持,有关人士认为,泉州也要抓紧申报“较大的市”,“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已经提交了这一“建议”,泉州人正拭目以待。
关于【宁德新能源辐射危险吗】和【漳州作为福建地理最佳的宝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