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具体是做什么的,新能源的开发原理?
新能源开发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必然趋势,开发新能源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消耗必将日益减少,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诸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的的开发利用日期进入人类的生产生活。
这里举例说明新能源开发的机理:
1.太阳能。用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能转换等方式进行利用。
2.风能。主要是利用风能发电或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用作动力。 3.地热能。主要是地热能发电或作为热源供居民生活用。
4.海洋能。主要是利用海洋水的波浪、海流、潮汐、温差和盐度差蕴藏着的能量发电。
新能源是什么意思?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扩展资料
具体的新能源介绍
1、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太阳能更没有能源短缺这一说法,其种种优点决定了其在能源更替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2、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风能最常见的利用形式为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有两种思路,水平轴风机和垂直轴风机。水平轴风机应用广泛,为风力发电的主流机型。
3、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
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利用率不到3%。生物质能(又名生物能源)是利用有机物质(例如植物等)作为燃料,通过气体收集、气化(化固体为气体)、燃烧和消化作用(只限湿润废物)等技术产生能源。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哪些领域需要完善?
面对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停工减产的压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和全球领先。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0万辆,专家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将突破560万辆,同比增长72%。 其中,中国乘用车品牌占比超过80%,说明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市场开拓、技术水平、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规模都在持续提升。
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自今年5月以来,国家出台多项利好汽车行业的政策。5月31日,国务院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7月7日,17部门重磅发布12项措施促进汽车消费;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扩需求举措,推动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会议明确,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第三次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助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再创新高。6月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分别完成了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上半年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产销规模创新高,市场渗透率为21.8%。
新能源车主都明白的日常能源消耗成本,电车大概是油车的十分之一;智能化水平,电车能迅速普及到10万元级别的车型。对然提到新能源汽车,部分人会想到自燃事件、碰撞事件。然而集体态度却不是以负面信息的有无多寡为转移的。市场对一个事物的接受度,深刻受到多种因子的作用,比如成本利害、追求侥幸、社交需求。这意味着,质疑归质疑,接受负面新闻不等于拒绝购买该产品。
消费者对于充换电设施需求提升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长政策,使得充换电桩需求也将大幅增长。目前,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反应充电桩不足,每次充电都要排队。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充电设施建设难、充电设施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关键问题,要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目前面临的困难是难以进小区,部分停车场、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货运枢纽等充电设施建设较慢。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充电设施都集中设置在市区内,而人口相对稀少的村、镇、县的充电桩保有量较少。
针对停车和充电问题,乘联会秘书长提出,首先要提高基本停车需求保障水平,指导各地在新建居住社区中,严格按照城市停车规划和居住社区建设标准来建设停车设施和充电桩。其次,是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等方式,积极扩建新建停车设施。最后,要加强停车资源共享,指导地方出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车位错时共享等政策制度,为居民停车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等多种方式,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推动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与此同时,围绕医院、学校、商圈、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的停车需求,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块,合理利用人防工程、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等,挖潜增建停车设施,推动各地积极采用资源共享、价格调控、临时停车等措施,提升泊位使用效率。
根据北京市城管委印发《“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表示,预计“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将向200万辆跃升。本市将构建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匹配的充换电设施体系。计划到“十四五”时期末,力争全市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北京平原地区将建立3公里找到桩、核心区0.9公里找到桩的公用充电设施网络,实现“好找好用”。
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
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保高发期,售后服务需求增长与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将愈发凸显。
从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的结果来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投诉比较集中的问题就包括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维修网点、维修技工等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要,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智能汽车产生的相关数据由厂家垄断、拒绝向售后服务机构提供。
消费者的不满,让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了抢占全国主要城市市场,配套的售后服务没有同步发展起来,部分售后服务门店的检测、维修等能力相对不足。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吸收行业各方面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从专业人员的的技能培训,到服务流程、服务安全、保障维修费用报价、售后服务网点等,均要努力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水平。
期待随着售后服务的规范健全,共同致力于标准规范的协调统一,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保护,真正实现选得开心、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更快的发展。
新能源电子产品是做什么?
主要包括:太阳能技术装备、氢能技术装备、核电技术装备、生物质能技术装备、风能技术装备、地热能技术装备、化学电源、新能源汽车和海洋能技术装备等。新能源装备技术主要研究电工电子技术、新能源技术、PLC与变频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新能源装备技术领域进行新能源装备、设备的生产、管理、维护与技术支持等。常见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关于【新能源具体是做什么的】和【新能源的开发原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