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xxxxxxx设备研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新能源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好(各位怎么看待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个新能源)

时间:2023-05-09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6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好】,以及【各位怎么看待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个新能源】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好,各位怎么看待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个新能源?

我认为这个题目的重点在——更值得投资上。从投资的角度看这两家企业,我觉得还是满有意思的。

今天是2020年3月4日上午12时(北京时间),此时此刻,两家公司的股价如下:

从上面的两张图可以看出,特斯拉今天的股价为745.51 USD,比亚迪今天的股价为49.00 HKD,两家公司的市值一个是1372亿美元,一个是1811亿港币。

这两个数字大约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那么看看市盈率,特斯拉的没有计算,而比亚迪的大约是34。

单纯从股票市场反应的情况来看,个人感觉大约比亚迪要健康一点,而特斯拉最近半年股价涨了接近5倍,短期内肯定是要回跌一些的;而比亚迪半年内也是增长的,涨幅却只有25%,虽然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但对于发展趋势来说没有太大影响,至少股价趋势不像特斯拉那么夸张。

当然作为投资人的话,如果最近三至六个月,你持有这两家的股票,都是赚到的。谁更好呢?当然是特斯拉。即使从长期来看,我个人也觉得,特斯拉更值得投资,目前特斯拉算是在一个相对的极高点上了,但是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著名企业亚马逊和苹果的股价情况:

可以看出过去的半年美国科技指标股都在经历一个稳定成长期,只是特斯拉实在太亮眼。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和苹果,两家公司的市盈率却相差4倍,以这两家公司作为参考值,特斯拉只要不一夜之间崩溃,并且能够保持现有的发展势头的话,股价继续增长是必然的结果。

再看比亚迪,由于比亚迪的产业链布局过长,而且不聚焦,因此股票价格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不太看好比亚迪的一个主要原因。

说结论。从投资的角度看,两家上市公司都是值得投资的,短期是什么情况不好说,但从长期看,特斯拉应该是更值得的投资的那个。

原因1、特斯拉的主营业务更为明确,其产业链的发展也是围绕核心业务服务的;

原因2、主营业务全球化发展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不论德国工厂还将遇到什么问题,但其在全球的发展势头是已经无法阻止了;

原因3、纳斯达克的融资能力长期看,还是要优于港交所的。

宁德时代在全球什么地位?

现在虽然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怎么喜欢接收信息,主动去收集信息更是奢望。对事物的认知还是喜欢用最省劲儿的方式——主观臆断,并且深信不疑。我下面说的这家中国企业,就和绝大部分人的认知完全不一致。

比亚迪是做电气出身的,玩儿电气化相当有一套。玩儿燃油车对比亚迪来说纯属副业,虽然比较赚钱。

人们都认为比亚迪是一家车企,准确的说,比亚迪是一家电气公司。

比亚迪的主要业务: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池、电子设备制造、燃油车等等。

看吧,大部分业务和电气化相关。不过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人认知比亚迪,是从燃油车开始的。

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十几年了,在头些年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主要是商用车。因为商用车容易盈利,乘用车的主要业务也曾经主要是出租、租赁领域。

比亚迪的商用车,认知度比较大的是K9电动大巴。感兴趣的可以搜一搜,出口到欧洲的很多地区、日本等等很多发达国家。

这些年来,比亚迪的电动商用车出口到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早在2016年,比亚迪的第1万台电动客车就下线了。比亚迪的各类电动商用车包括客车、卡车、叉车、出租车等等。

很多人觉得特斯拉才是世界顶尖水平的存在,比比亚迪牛逼太多太多了。可是直到现在,特斯拉的电动卡车都没有量产,其他各种电动商用车更是连个影都没有,主打产品是model s、model x、model 3,对了,还有刚出不久的电动皮卡。

在商用电动车领域,比亚迪是世界头部企业,一家独大。除了技术水平较高以外,成本控制能力无人出其右,比亚迪掌握着非常全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是比亚迪制霸全球的杀手锏。

比亚迪的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什么水平呢?

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好(各位怎么看待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个新能源) 热门话题

了解的,是世界顶尖的水平。

不了解的,就是一山寨企业,在中国都排不上号的水平。

现在出现很多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实用价值体现在日常代步通勤,长途驾驶缺点大于优点

讨论电动汽车绕不开续航里程的话题,所谓续航里程指充满一次电后车辆可以行驶的极限距离。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致分为三个标准,具体如下。

10万元以下的电动汽车-NEDC测试里程约为300~350公里。

10~15万之间的电动汽车-NEDC续航里程约400~500公里。

15~30万之间的电动汽车-NEDC续航里程约500~600公里。

主流层级的电动汽车续航标准大致如上所述,然而这只是测试里程而不是真实里程。在测试环节中不会使用高电耗的暖空调,亦或者测试场地以恒温室内的模拟测试标准为主,温度并不会影响动力电池组的放电效率而造成续航里程的下降。简而言之,真实的电动汽车续航要减少15%左右。

关于电动汽车续航“缩水”的问题几乎是无解的,因为化学电源(电芯)必然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同时冷空调的电压缩机会小幅加大电量消耗,暖风的PTC制热模块与PTC蓄电池智能温控系统是耗电大户,冬季使用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下降程度会更加严重,每小时电耗约5kwh左右。为了解决冬季续航问题,部分车辆使用了“电池组预加热”系统,但这一系统只有少数一线国产车才有使用。

综上所述,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并不算高,而且充电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现阶段的行业标准为30min/SOC80%,使用公共充电站的快充桩半小时只能充80%的电量,剩余的20%为了保养电池组则需要进行慢充。这就决定了电动汽车的长途驾驶很驾驶员,用车必须掌握两项“技能”。

1:精准的里程规划能力。指A/B点通勤要能精确的计算里程与时间的关系,其中要计算的有快充80%的时间与剩余续航里程,剩余续航里程与服务区间隔的里程,以及车速与电耗的关系等等。大致得出方案后才能保证车辆正常通勤,不至于出现因计算错误而导致车辆亏电抛锚。

2:必须具备高速公路驾驶汽车的能力。因为目前五个等级的道路上,只有高速公路沿线的服务区完善建设了公共充电站;其他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很难找到充电站,而没有充电站则只能使用慢充,以7~8小时充满的节奏规划行程。所有驾驶电动汽车长途通勤只能以高速公路为主,或能够更精准的计算高速与其他道路续航里程与充电站间距的计算。

电动汽车长途驾驶需要具备里程的规划能力,不过这也并不是一项非常难以掌握的技能——十余年前生产的磷酸铁锂电动汽车,已经有爱好者驾驶该车完成了环中国自驾行。客观的说,电动汽车只是会延长一些通勤时间而且会对“数学能力”要求略高;如果通勤时间总是很充裕的话,那么用公共充电桩通勤成本也仅仅是燃油车五分之一左右的电动汽车——能实现省钱看得见。

电动汽车的真实价值体现方式:日常代步中短途通勤。选购电动汽车能在电力部门申请安装专用充电桩,夜间充电每1kwh的成本只是0.3元且不计阶梯电价;以电动汽车20kwh/100km的高电耗标准为例,每公里的开支仅仅为5~6分钱。而相同等级的燃油动力汽车每公里开始会是5~6毛钱,十倍的节省用车成本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

其次电动机相比燃油车的内燃机要安静太多,安静则代表发动机运行时几乎没有振动,NVH的水平高于燃油车很多。日常短途中低速同期会有更静谧的驾驶体验,这些是电动汽车的巨大优势。在续航里程没有突破之前,电动汽车更适合作为家用的第二或第三台车;如需要新能源汽车牌照且需要兼顾快捷的长途通勤,目前最理想的选项是插电式混动新能源汽车,供参考。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你觉得有哪家的三大件值得夸?

国产汽车能自主研发【三大件】的车企有以下几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排名依次为:长城、长安、吉利、江淮、比亚迪,理由如下。

长城汽车以皮卡制造商出身已经有35年的历史,从1996年开始制造皮卡一直为国产皮卡车出口量之最,在2001年成立了主机厂与2002年开始乘用车的生产,这台车也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赛弗。

不过在乘用车领域初期的长城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与其他国产品牌相同以逆向或购买技术为主,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一直到哈弗H6的第三代车型才有改观。

逆向丰田的4G15B这台落后的发动机被长城自主研发的4B15淘汰后才开始了摆脱“组装厂”帽子的开始,之后陆续推出的4C20发动机、DCT450七档湿式双离合变速箱、Pi4平台以及近期预计乘用化的炮系列已经明显看到了研发成果。

4B15、4C20B、DCT450以及在新能源领域能排名在第二阵营的Pi4,平台,至少前三台机代表了国产内燃机和变速箱的一线水平。

长安汽车虽然出现过蓝芯动力1.5T直喷机机油增多的问题,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否定技术研发成果。蓝芯动力初期技术逆向三菱和铃木水平一般,但从JL486ZQ3这台2.0T发动机开始也体现出了一定的技术实力,稳定性和性能表现与长城4C20B在伯仲之间。

变速箱方面国产6AT手自一体是长安旗下的东安推出的第一台,虽然长安自主品牌还没有采用不过已经外供给其他国产车企使用,经过了长期的市场检验也表现出了稳定的质量,AT变速箱对于国产车有很重大的意义。

平台化造车长安目前也有三个燃油车平台和3个新能源平台,具体命名还有确定但至少说明了有研发的能力;其实汽车平台并不用过于放大,平台化、模块化只是为节省制造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意义并不大。

吉利汽车同样有独立的平台、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中发动机4G18TD虽然是逆向大众,但也完美解决了烧机油的问题,品质是不错的;变速箱有DSI技术的AT,以及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湿式双离合,近期也与爱信合资建厂生产变速箱,在这种利用资本获得学习技术的过程中吉利也在成长,只是近期三缸用的有些离谱了。

江淮汽车在乘用车领域存在感很低,但存在感低多是产品设计与定位的不合理导致,在技术研发方面江淮的汽油机和柴油机是多次获得【十佳中国芯】美誉的,尤其是柴油机在轻客以及商用车上表现良好。

变速箱也有湿式双离合,至于底盘悬架江淮出身就是造底盘,不过乘用车的少数几款倒是有悬架异响的问题令人有些不能接受。

以上四家车企是国产汽车品牌中实实在在进行了技术研发,而且研发成果也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在不同领域都有不错的成绩所以都值得肯定。

比亚迪汽车与以上四家车企不同,这个企业是电池制造、IT代工出身,设计汽车制造不满20年属于“年轻人”;不过技术流理工派出身也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节油与一般车企不同,在短短的十余年里比亚迪从购买总成到逆向研发,从逆向研发到自主研发,目前已经有了独立的发动机、变速箱工厂,量产机中476和487都有不错的表现,其中2.0T新款直喷增压机达到了38%的热效率不过还在测试过程中。

电驱领域比亚迪有电池起家的优势,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配套都在自主研发生产,其技术水平已经遥遥领先其他车企包括国外知名企业,这也是比亚迪与以上四个车企的不同之处,业务范围要大的多。在新能源领域不仅是乘用车,电动大巴、轻重卡、特种用车、轨道交通都有建树,这是一个发展史很短但做到了很多“不可能”的车企。

国产车看好这五个品牌,不过江淮还是要划分为商用车领域才能这么说了。

(上文为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关于【国产新能源车哪个好】和【各位怎么看待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个新能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