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型有哪些,简述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
电池、智能是核心,先解决耐用安全,然后低碳环保,其次智能科技,电池占据很大部分。 电动车最核心的三个技术领域是电池,电机,电控。 目前电机和电控领域都比较成熟,发展潜力不大。 但在电池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电芯的容量会逐渐增加。
电池的组装技术会逐步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发展快逾电芯的能量密度,发展。
新能源排放标准是什么?
现在还没出现国六以上排放标准的车,也就是说国六是目前市场上排放标准等级最高的车了,所以新能源车只能按最高标准的来写。
1、“国六a”相当于是“国五”与“国六”的过渡阶段。
2、而“国六b”才是真正的“国六”排放标准。
在不考虑测试工况和测试程序影响的前提下,相比“国五”排放标准限制,国六A汽车CO加严50%。
你对新能源汽车有什么看法?
近几年国家政策扶持和各地法规对于燃油车的要求越来越严苛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作为经济环保类交通工具,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
准备买车的朋友,有很多已经把电动车纳入了选择范围,只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言过其实的广告,可信成份占比多少?究竟背后隐藏着多少商家不会告诉你的黑幕?
作为一个电动汽车从业相关者,就大着胆子扒一扒其中的内幕,希望没有厂商对号入座……因为我说的,基本就是所有的纯电车型现有的通病……
全部得罪就是没得罪,所以应该也没啥吧…………
一、续航里程真的那么长?开头就说痛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怎么说呢……
只能说不要太天真,给数据打个折。
续航能力是我们买电动车时最关注的指标。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汽车,官宣续航里程都在500公里以上,部分车型六七百公里以上的也不少。那么,咱们就先说说续航里程这点事。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续航里程测试主要有四种,美国EPA FTP75、欧盟的NEDC工况、日本的JC08工况以及由日本、美国、欧盟等共同制订的WLTP。
我们国家工信部对纯电动车的综合里程测试采用的就是NEDC标准。
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NEDC测试包括两种工况,一种是市区工况,一种是市郊工况,测试时车内的其余负载均会关闭,例如空调、大灯、加热座椅,及其其他所有和驾驶无关的用电设备。
NEDC测试一般里程小,速度慢,变速少,是种理想状态下的测试。相对于真实工况来说,这种模拟测试限定条件过于简单,忽略了环境温度、路况复杂程度以及续航时间延长等因素。
比如说动力蓄电池工作的最佳温度是20~30摄氏度,温度下降,会影响蓄电池的放电能力,据研究表明,气温从20℃下降到-20℃,蓄电池释放的电量会降低至少30%。举个例子来说,某款实际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电动汽车,在零度左右的冬季实测,续航能力仅为200左右,这还不算开暖风的情况下。
再比如,高速上行驶时,纯电动汽车由于整车质量较高,随着速度增加,造成的摩擦系数和风阻系数必然相应增加,加上电池的高强度放电持续时间远大于市区,所以会造成高速上的里程大幅缩减。
像某款车,NEDC续航数据400公里,而正常温度下的高速实测是286公里,相差30%。
通俗来说,NEDC的测试结果太理想化,一般可以理解为实际续航里程的最佳结果,实际是只有在市区内,温度适宜,不开其他耗电设备,且不能长期连续放电(低速状态下开开停停)的情况下,还可以达到这个里程数。
我也曾经调查过多位车主,如果在市内通勤(时常拥堵),不开空调,新车基本都能达到NEDC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种60km/h等速续航里程测试,是电动车在满电状态下以60km/h匀速行驶,直至电量耗尽所得出的续航里程,这与真实驾驶相差更大,大家看看热闹就好,数据不足为信。
所以说,关于续航里程,市内跑的可以作为参考,但是绝对不能作为你电动车大冬天还上高速的里程参考……
二、使用成本真的这么低?所谓“一公里几分钱”是有条件的,切忌管中窥豹。
省钱,应该是电动汽车广告里最令人“想入非非”的词了,一度电五六毛钱,按百公里20度电算,也才12块钱,的确够诱人。疏不知,想做到这么低的用车成本,是要有前提条件的,何况,成本也不是仅电费一项。
首先,你所住的小区得有私用的充电桩和车位,这样才能享受廉价的居民电,峰谷期电价变化还能让你享受更大优惠,不过也有个限制条件,很多城市居民用电在实行阶梯电价制度,也就是每月超过一定电量,电费是要加价的。
其次,商用充电桩收费一般一度电在一块到三块左右,除开电费,还有不菲的管理费,你除非保证全年都在家充电,否则这一部分费用不可能省掉。
说句题外话,充电确实很耗时间,当然紧急情况下,如果忽略掉电池寿命和电池的安全性,你可以选择快充,但这又与充电桩的状态是否良好,是否有其它车来分流,电池温度是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有关。另外,也要看你是在多少余电下充电,像商家宣传的“半小时充满八成电”,通常是指余量在三成以上时的理论充电速度。
再者,虽然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车企必须满足8年或12万公里的动力蓄电池质保期限,但老司机们都清楚,车企对其质保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尽相同,更换电池是要符合某些条条框框的。
另外,如果发生意外状况,如充电桩的问题,快充过频的问题,甚至某某公司说的国家电网电压不稳的问题……,造成电池损坏,这就涉及到自费换电池,这笔费用更不容忽略。
现在市场上锂电池的装车价在1500/kwh左右,以一款基础的53.1kwh电池能量的车来算,更换电池的费用就是8万。后续虽然单价在不断下降,但是总电池能量在不断上涨,所以一块电池的耗费依旧巨大,甚至可以占到车价的30%以上。
纯电动汽车身上最贵的就是电池,电池的使用寿命受诸多因素影响,充电循环次数,充放电深度和平均功率,储存和工作温度,还有驾驶习惯等,其实很难做到“保养得当”,所以有些商家宣称的电池寿命十年以上,甚至二十年,实则都是一个理论值,还待长期市场的真实检验。
三、夏天真的安全吗?每年7、8、9月份,是电动汽车的高危时段,尤以炎热酷暑的南方地区最明显。
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在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仅媒体报道的电动烧车事故就达124起(夏季占一半)。相比较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无疑是最重要的。
工信部在2021年1月1日出台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其中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电池包或系统的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主要强化热失控管理。但市面存量的数百万电动汽车依然是一片雷区。而且,行业内没有完善的电池缺陷发现和召回机制,这一点上,很难被监管机构把控。
目前电动汽车所搭载的主流锂电池,分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三元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更高,支持高倍率放电而被很多车企采用,但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三元锂电池在热失控方面委实隐患重重。
三元锂电池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副反应,电池的放热程度会随之越来越高,从而形成热失控,继而引发起火自爆。虽然很多车企在其电动汽车上都装了警示装置,也在电池包上方加装了隔热层和防火材料,以保证5-10分钟的逃生时间,但本质上,并没有解决电池的技术性问题。
另外,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起火的也不在少数,这就说明充电桩产品的质量值得商榷。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相比较电池行业和整车行业,充电机行业的准入门槛略低,标准也参差不齐,所以相应的一些安全问题会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议题,目前,很多国家和车企已经提出了未来燃油车禁售时间,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兼顾节能环保的宏观趋势,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兼顾燃料电池汽车。
新能源产业快速增长中,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49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81%,约400万辆,可以预见,未来仍将持续增长。
当然了,仍在发展中的电动汽车业,就目前来说,安全方面、成本方面、基础设施方面、辅助产品准入方面、续航和温度要求方面、政策监管方面、后期电池处理方面等都存在很大改善空间。
道路虽然很漫长,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都会被逐一攻克和解决。
至于现在,对于一个新生的事物来说,试错的成本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幼苗走向大树的必然阶段了。
新能源汽车里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可以跑150-200公里。以下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说明:1.含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分类: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关于【新能源车型有哪些】和【简述新能源汽车发展体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