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降价最厉害?
九十月份相对便宜一年中车子给价格是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的,不仅如此,4s店的优惠活动在不同的月份中也是不一样的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车子刚上市的时候价格很难发生变化,4s店也不会对这个车型有多少优惠活动。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买换代车型,也就是某个型号的车子推出了全新的车型之后选择它,新车型上线厂家肯定会主推新款,于是会适当的对老款进行降价。
刚发布的新能源车未来会降价吗?
暂时还看不到降价的趋势,毕竟现在新能源车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等什么时候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时候,就会出现你说的这种状态。到时候,一些新发布的车,过了一年半载就会变成库存车了,到时候就会进行降价处理。就跟现在的油车一样,现在买2020年的车,基本上已经买不到了。
新车卖得好但二手车被嫌弃,新能源车成“烫手山芋”,困局怎么破?
困局存在,但总有破解之道,我很不喜欢电动车,因为车子买来几年电池就不行了,这也是新能源车被二手车市场嫌弃的根本原因。一辆新能源汽车,电池占车辆成本的20%-30%,动辄几万块到十几万的成本,除了故障很难维修,到了寿命续航里程急剧缩短,这是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根本问题,难道就没法破解了么?我来说说我的看法,电池是买车的一大成本,也是养车的一大成本,我们买来用了5年,就要再花一大笔换掉,每次都是大额的投资,这种模式显然对于传统汽油车一次投入,分8-15年摊销掉购车成本的模式大相径庭,那么就没有办法解决了么?破局的关键在换电,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买车的时候是一辆不含电池的裸车会怎么样?1、新车价格裸车不含电池,那么我们的电池哪里来?可以采用换电租用模式,可以根据日常车辆使用工况租用不同容量的电池,市区行驶来个小的,续航100-200公里,满足日常出行,在家可以用充电桩充电,着急可以去换电站换电。出门可以租个大的,续航400-600公里,开长途放心点。所以电池采用租用随时可更换的模式,那么我们买车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那么新能源车价格就会大幅下降。2、充电时间有了可随时换电的电池,我们只要开到换电站随时可以更换到一块满电电池,整个换电时间不超过10分钟,比加油也多不了太多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完全避免在假日出游的路上跟一大群插电新能源车去抢那有限的充电桩。要知道现在的新能源车出行,没有一辆车可以满足车子行驶一天的续航里程,必然开半天充半天,在拥挤的假日高速上,所有充电桩肯定要大排长龙。每次出行还要计划好充电地点,充电时间,驾驶时间,里程焦虑是新能源车主内心最痛苦的感受。3、二手车保值率车子是机械的,电动机寿命比汽油机更长,保养需求更低,整体上电动车理论上比汽油车寿命更长,更易保养,甩掉了电池这个包袱,自然保值率蹭蹭的上涨。电池租用,统一化以后,我们也可以放心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动汽车了,不再关注里程,只关注功能驾驶体验等。最后,换电的问题换电必然增加日常行驶成本,电池租用的模式还不够成熟,不过这种细水长流的成本增加,我认为要比一次性大笔投入那种肉疼的感觉,更不明显,所以逐渐会克服的,并且随着电池租用模式的成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换电不兼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标准的换电模块,不同车子之间的电池和换电方式还不通用,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标准,毕竟像手机当年电池就没通用过,百家争鸣最后的结果是干脆固话电池,把手机寿命限制在3-5年内,不过我觉得早晚会迎来变革,国家只要制定相关标准,换电趋势将会蒸蒸日上。据说蔚来已经有55%的车主采用了换电模式,并且蔚来的换电站也超过700座,还在以高速模式快速建设中,宁德时代也成立了换电品牌EVOGO,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大佬进入了这一领域,我相信总有一天新能源车再也不是被嫌弃的二手车,不过估计还要等一阵。谢谢大家,希望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汽车资讯,有问题欢迎提问,我是萧寒冰。
2022年下半年汽车大幅度降价是怎么回事?
今年汽车领域“有多惨”,连国家也不能不掏出600亿来进行购置税减免政策来救市。车企壮士断腕来促销也完全能理解了。上半年销量惨淡今年1-6月份国内汽车累计销量为926.1万辆,同比下降7.2%。其中轿车上半年销量为458.5万辆,同比下降5.3%;SUV上半年销量为424.6万辆,同比下降7.1%;MPV上半年销量为43万辆,同比下降23.6%。作为国内的支柱产业,汽车销量减少对国家税收和车企的盈利造成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巨大的。国内用车市场饱和这是国内近几年的汽车销量数据:2011年,1850万辆2012年,1900万辆2013年,2198万辆2014年,2300万辆2015年,2459万辆2016年,2808万辆2017年,2888万辆2018年,2802万辆2019年,2577万辆2020年,2532万辆20011年到2016年是国内汽车销量爆发的几年,从2017年开始归于平淡,到2019年遇到断崖式下跌📉,加上近几年受全球疫情影响,芯片断供、国民收入减少,汽车作为一个高消费品销量减少也是理所当然的。自主品牌崛起这是今年国内七月份汽车厂商排名,其中新能源车企比亚迪零售销量强势登顶第一,加上国内其它一线自主品牌的抢占市场份额,我觉得合资车确实慌了。可以看得出来销量前十厂商里面自主品牌占了四个名额,长安和吉利排名靠前。另外可以做一个对比,下面是2021年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吉利和长安的的排名相差不大,但是比亚迪从十名开外直接登顶,加上长城进入前十,这里面的影响就天差地别了。新能源的热销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不仅增幅远远高于整体市场,而且新能源车的销量占比也达到了整体市场的26.7%,新能源的销量份额已经接近汽车销量市场的三分之一,随着国内油价上涨和人们对新能源的认可,这一比例肯定会加大,另外数据中可以看的到,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完全是一家独大。就特斯拉和一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堪堪进了前十五。也就是表明这26.7%的汽车销量市场份额被自主品牌一口吃下了。另外像理想、小鹏、蔚来、问界这些造车新势力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低、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被提前布局。汽车优惠力度有多大。都说汽车优惠力度大,那到底有多大呢?这是网友整理的大部分车型的优惠力度和落地价格(这份定价有需要的可以保存收藏)!豪华品牌确实内饰内卷严重,不管是超一线品牌保时捷还是一线品牌bba系列都有很大的优惠力度,以一线品牌奥迪A4L以例优惠力度达到了6万多。像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Ct6的优惠力度更是达到了12万,捷豹个别车型的优惠力度更是达到了30多万。不只是豪华品牌,热销合资品牌的优惠力度也不只是一般的大,像国内的几个合资汽车厂商比如大众和日系车的优惠也大多在两三万左右,个别车型也达到了四五万的优惠。与合资热销车型相比,冷门合资车企的优惠力度反而较少,但是优惠力度也普遍在两万以上,个别车型优惠也达到了六万。与合资车相比,自主品牌的优惠力度确实少了很多,也就红旗可能定价高一点,在优惠力度上面比较大。其他像长安、吉利、奇瑞、哈弗的优惠很少有达到两万的,这主要也是自主品牌的价格本来就低,跟溢价严重的合资品牌没法比。总结:总得来说,合资车企的品牌本来定价就高,就算打折销售也是有利可图。如果咬牙不降价,市场份额会被自主品牌完全挤占,更加得不偿失。但是按现在的自由市场销量来看,合资车企的降价促销有一定用处,但是用处并不大。
发表评论